•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冷戰回憶錄:波蘭共產政權武警的誕生(後篇)
戰爭記憶

冷戰回憶錄:波蘭共產政權武警的誕生(後篇)

  • On May 21, 2020
  • 0

1981至1983年,波蘭共產政權實施戒嚴,打壓團結工會(Solidarity)。民兵機動部隊ZOMO作為政府的鐵腕,曾犯下多宗血腥鎮壓示威的暴行。

1981年12月14至28日,波蘭全國有250間工廠和大學等機構集體罷工罷課,抗議政府戒嚴令。政府出動80,000軍人、1,600輛坦克和1,800輛裝甲運兵車四出鎮壓示威者,官方數字指衝突造成17人死亡。雖然鎮壓遏止了抗爭,但波蘭政府和克里姆林宮都認為這樣「戰爭狀態」的勝利代價沉重。

其中最殘酷的罪行發生在12月16日,ZOMO在烏耶克煤礦(Wujek coal mine)實彈槍殺支持罷工的工人,9人中彈身亡,當時ZOMO部隊無人因此受到法律制裁。為期兩年的戒嚴令期間,近百名波蘭民眾被殺。

政府不穩元首讓步 團結工會再次抬頭

戒嚴令維持了社會表面的穩定,但引發嚴重後果,西方國家停止對波蘭的經濟援助,美國也阻止波蘭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貸。波蘭本來尚可指望蘇聯資助,但時至1987年計劃經濟的神話早已破滅,蘇聯本身陷入財困,可謂泥菩薩過江。蘇聯不再大量入口波蘭產品,使波蘭幾乎破產,欠債400億美元,6成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

同年,波蘭共產政權元首賈魯塞斯基(Jaruzelski),想到用公投讓民眾表態支持有限度的政治、經濟改革,但投票率不足五成,未能通過政策,向政府投下不信任票。隨後罷工禁之不絕,賈魯塞斯基為維持局面,選擇讓團結工會(Solidarity)重見天日與政府交涉,隨後與反對團體舉行「圓桌會議」為國家尋找出路。

1989年6月4日,團結工會在大選贏得參眾兩院絕大多數議席,獲壓倒性勝利。工會領導天主教徒馬佐維耶茨基(Mazowiecki)獲委任為總理,賈魯塞斯基短暫擔任臨時總統。1990年,團結工會新主席華理沙(Walesa)當選首任總統。

波蘭成功變天,鼓舞東歐鄰國推翻當地共產政權,促成1991年蘇聯解體。共產波蘭縱是蘇聯衛星國,但有執政意識,沒有畫地為牢,力抵蘇聯高壓支配,奠下日後重光基礎。而蘇聯國力衰退,西方經濟援助中止以及賈魯塞斯基願意讓步這三個主要因素,令堅持不懈的波蘭人終於撥雲見日。

民兵機動部隊ZOMO終被制裁

共產政權不再,ZOMO失去靠山並於1989年被解散。ZOMO成員面臨曠日持久的審訊和法律制裁。最轟動的裁決發生在2007年,15名前ZOMO成員因為涉及1981年槍殺9名烏耶克煤礦的工人,被判有罪,指揮官西斯列克(Romuald Cieslak)被重判監禁11年,14名部下亦被判監2至3年。

時至2020年,審訊仍然正在進行,今年2月再有一名前ZOMO成員因涉及當年槍殺煤礦工人,被判監3年半。控方律師認為烏耶克煤礦的槍殺案是反人類罪行,不滿刑期太短,表示會上訴加刑。

重光轉型正義 重演傳承記憶

2008年12月13日,公民責任基金會發起「青年記得」運動,在華沙舉行活動,重演27年前ZOMO和波蘭人民的衝突,上千名居民觀看。當晚,市民以各種方法銘記當年戒嚴,在廣場播放紀錄片,擺放蠟燭、鮮花和十字架,教堂亦舉行彌撒。這類重演活動隨後每年均有舉辦,亦有不同團體在各地效法,永誌不忘慘痛歷史。

參考資料:
Fijalkowski, Agata. From Old Times to New Europe The Polish Struggle for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ism. Taylor and Francis, 2016.

Nevers Renée De. Comrades No More: the Seeds of Change in Eastern Europe. MIT Press, 2003.

Paczkowski, Andrzej, et al. From Solidarity to Martial Law: the Polish Crisis of 1980-1981.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Kalb, Deborah, et al. State of the Union: Presidential Rhetoric from Woodrow Wilson to George W. Bush. CQ Press, 2007.

Telewizja Polska S.A. “IPN Appeals, Wants Higher Penalty for Former Militia Officer.” (Polandin.com), polandin.com/46724479/ipn-appeals-wants-higher-penalty-for-former-militia-officer.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ech Wałęs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5 Sept. 2019, 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Lech-Walesa.

Press, The Associated. “Poland: 15 Guilty in 1981 Shooting of Miner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www.nytimes.com/2007/06/01/world/europe/01briefs-miners.html.

Kramer, Mark. “The Rise and Fall of Solidarity.”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12 Dec. 2011, www.nytimes.com/2011/12/13/opinion/the-rise-and-fall-of-solidarity.html.

TAGS: Watershed Hong Kong ZOMO 二戰 冷戰 團結工會 戒嚴 波蘭 罷工 罷課 蘇聯
Share:

Previous Post

冷戰回憶錄-波蘭共產政權武警的誕生(前篇)

Next Post

香港:東方柏林,還是東柏林?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9月12日:Saragarhi Day 紀念錫克教士兵在印度阿富汗邊境英勇犧牲的日子

1897年9月12日,在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南面400公里的Saragarhi哨站,印度錫克教士兵(Sikhs)以寡敵眾,血戰至最後一人。而�

Read More
0

《在名建築吃午餐》-為建築灌注活力的短篇日劇

這一季的日劇最受人注目的當然是第二季《半澤直樹》,然而深夜播出的短篇劇《名建築で昼食を》(在名建築吃午餐)亦別�

Read More
0

啟德和赤鱲角機場的Plan B:深灣天水圍機場

航機飛越九龍民居降落啟德機場,是典型的香港印象。然而,戰後港府曾計劃在深灣(Deep Bay;后海灣)及天水圍一帶興建新�

Read More
0

日本放棄陸基神盾 海自能否克服傳統魔咒?

2020年9月4日,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宣布放棄2017年開始的陸基神盾計劃。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正考慮研發導彈防衛專用�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