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食飽飯戰勝英米!?1941年攻港日軍口糧小考
戰爭記憶

食飽飯戰勝英米!?1941年攻港日軍口糧小考

  • On April 22, 2020
  • 0

日軍從1941年12月8日起,用了約5個月橫掃太平洋,由香港直迫澳大利亞,可謂亞洲史上的傳奇。漫長戰線挑戰補給調度,當日本陸軍第38師團進攻香港時,士兵又如何果腹呢?答案可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JACAR)提供的史料中找到。

就在進攻香港前兩日,第38師團在12月6日一份文件中列出了前線部隊攜帶的個人糧食配給,清單如下:

一,白米 870克,兩日份量。
二,餅乾/壓縮乾糧 60克,一日份量。
三,罐頭肉 150克,兩日份量。
四,味噌 30克,三日份量。
五,肉乾 60克,一日份量。
六,甜品 120克,一日份量。
七,煙草,四日份量。

清單原圖(圖片來源: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戰時的日本並不富裕,儘管資源都被軍方盡用,從清單可見,前線軍人伙食雖然食得飽,卻不見得營養豐富。用現今的角度看,體力勞動的人需攝取大量蛋白質,60克肉乾,150克罐頭肉實在不多。

陸軍以白米為主食還有一個嚴重問題,由於白米經已磨去米糠,較糙米可口,卻失去了維他命B1。如果長期只食白米,很容易導致腳氣病,病徵包括疲憊、消瘦、食欲不振、感官功能下降、下肢麻痺,甚至是肌肉萎縮。日據時期,日軍佔用香港本身的白米儲備供給戰俘營,英軍戰俘每日伙食只有少量白米、野菜,甚少有肉吃,結果大部分戰俘都受到腳氣病的折磨。現時流行不吃白飯瘦身,其實每日只食一兩碗白飯的話,很快就會瘦骨如柴。

至於效法英國的日本海軍,提供咖喱飯、糙米及更多洋食,則較少爆發腳氣病。盟軍方面,攜帶食糧就更豐富,例如美軍有至今仍然廣受歡迎的午餐肉罐頭(Spam);英軍則有鹹牛肉罐頭(corned beef)。對日軍而言,這些都是奢侈的食材。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7任指揮官巴羅將軍(General Robert H. Barrow)曾說:「外行人談論戰術,內行人卻鑽研後勤補給。”Amateurs talk about tactics, but professionals study logistics”」的確,體現國家經濟力的生產、補給及基礎配套,更是決勝關鐽。

戰時日軍準備飯團。(圖片來源:ww2incolor.com)

資料來源: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13031801200、独立山砲兵第20大隊 香港攻略戦戦闘詳報 附録 昭和16年11月24日~16年12月28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Roland, Charles G. Long Nights Journey into Day: Prisoners of War in Hong Kong and Japan, 1941-1945. Waterloo, Ont.: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Military Logistic Quotes.” Military Logistic Quotes Strategic Growth Management. Accessed April 18, 2020. http://strategicgrowthmanagement.com/military-logistic-quotes.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Beriberi.”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June 27, 2018.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beriberi.

“Corned Beef, FRAY BENTOS BRAND, Tin.” Imperial War Museums. Accessed April 21, 2020. https://www.iwm.org.uk/collections/item/object/30085663.

Zimmerman, Dwight. “A War Won With Spam (and a Few Other Things).” Defense Media Network. Accessed April 21, 2020. https://www.defensemedianetwork.com/stories/war-won-spam-things/.

TAGS: Watershed Hong Kong 二戰 兵糧 日本海軍 日本陸軍 日軍 英軍
Share:

Previous Post

伊莉莎白公主21歲生日 演辭背後的男人

Next Post

土耳其風雲: 從軍隊政變「救國」走到人心思變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蝙蝠俠與天能中的英倫紳士:米高堅的韓戰經歷

9月17日,是二戰盟軍「市場花園」傘兵空降行動76周年,當日晚上本港Viutv 96台播出以此為題的1977年經典電影《英雄塚》(A bri

Read More
0

9月12日:Saragarhi Day 紀念錫克教士兵在印度阿富汗邊境英勇犧牲的日子

1897年9月12日,在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南面400公里的Saragarhi哨站,印度錫克教士兵(Sikhs)以寡敵眾,血戰至最後一人。而�

Read More
0

《在名建築吃午餐》-為建築灌注活力的短篇日劇

這一季的日劇最受人注目的當然是第二季《半澤直樹》,然而深夜播出的短篇劇《名建築で昼食を》(在名建築吃午餐)亦別�

Read More
0

啟德和赤鱲角機場的Plan B:深灣天水圍機場

航機飛越九龍民居降落啟德機場,是典型的香港印象。然而,戰後港府曾計劃在深灣(Deep Bay;后海灣)及天水圍一帶興建新�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