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香港義勇防衛軍澳紐連隊(Anzac Company, HKVDC)
香港保衛戰, 香港故事

香港義勇防衛軍澳紐連隊(Anzac Company, HKVDC)

  • On April 25, 2023
  • 0

香港義勇防衛軍由本地華洋人士組成,戰前更以不同族裔編成連隊,在港澳紐人士亦不例外,曾在1930年代短暫有專屬連隊。

1932 年 4 月25日澳紐軍團日,一眾澳紐人士到香港酒店晚宴。席間,早上在中環和平紀念碑儀式獻花圈的羅拔臣(Cameron Desailly Robertson)呼籲在香港義勇防衛軍下組建澳紐連隊。

這位慷慨陳詞的羅拔臣,是一戰退伍軍人。根據紀錄,他在1914年8月17日以19歲之齡入伍澳軍(Australian Imperial Force),入伍前從事賣書。1915年4月,羅拔臣參與過加里波利之戰的登陸,戰爭結束時隸屬澳軍第4師第 4 先鋒營(Pioneer Battalion ),軍階為中士(Corporal)。先鋒營是澳軍投入西線戰場新編的部隊,兼具了工兵及步兵角色。羅拔臣後來因為1916年12月在法國戰場的英勇表現獲頒軍功獎章(Military Medal)。1919年羅拔臣退役,在 20 年代來到香港,從事過酒店業及啤酒釀酒業。

1932年4月,澳紐連隊隨即成立,羅拔臣更在5月9日由二等兵(Private)晉升為中尉,出任連長。澳紐連隊獲准配戴寬邊軟帽(Slouch Hat),以維克斯機關槍作為武器,屬於機關槍連。以當時防衛軍司令官的說話,因為那是「1915年加里波利之戰所用的武器。」

圖中最左為羅拔臣(Cameron Desailly Robertson)。(圖:1954年皇家香港防衛軍年刊)
圖:香港義勇防衛軍澳紐連隊(Anzac Company, HKVDC)(相片來源:Gwulo.com)

成立首年,澳紐連隊就贏得機關槍盃,更派出軍官擔任防衛軍軍旗手及護旗士官。很可惜,由於參加者不足,澳紐連隊於1935年解散,但澳紐裔防衛軍繼續在不同單位服役。以1941年12月開戰計算,澳紐連隊前隊員的足跡遍及軍團總部、第3步兵連(包括連軍需士官E. C. Fincher)、第1炮兵連等。事隔幾年,第3連已經主要由歐亞混血兒組成。

香港義勇防衛軍中另外還有不少在港澳紐人士,例如戰後成為防衛軍司令官的戰地救護隊指揮官賴廉士中校(Lt Col Lindsay Tasman Ride),就是生於澳洲維多利亞州。香港保衛戰的正規軍中,我們在《香港保衛戰紀》專題介紹過的皇家後勤兵團(Royal Army Service Corps)杜華上尉(Captain Arthur John Dewar),則是來自西澳州珀斯的斯旺本(Swanbourne)。

1942年1月1日: 賴廉士在戰俘營中的記事

首任連長、支薪組、軍旗

至於首任澳紐連隊連長羅拔臣中尉,他在1937年晉升上尉。1938年,他出任支薪組指揮官(OC, Pay Detachment),戰前在此崗位再晉升少校。支薪組雖然較鮮為人知,但其成員曾經肩負起守護軍旗的最後任務。

1941年12月18日日軍登陸港島後,香港義勇防衛軍總部需要搬到山頂,羅拔臣的部下薛力尼中尉(Lt Ralph James Shrigley)就奉命將兩面防衛軍軍旗埋藏在防衛軍總部旁聖約翰操場的泥土裏,以防被日軍擄獲。1944年,薛力尼中尉被日軍盤問期間,從二樓窗口墜地喪生,到底是被拋下樓還是拼命逃出,今日已無從稽考。

1956年6月美國領事館建築工程期間(工程包括前聖約翰操場部份地段),有工人發現了軍旗的殘餘部份-王冠及獅子旗頂及軍旗的中央圓型刺繡部份,消息被防衛軍知悉。1958年的周年檢閱中,72位老兵持着軍旗的殘餘部份參與會操,其後殘餘部份就收藏在聖約翰座堂。

圖:薛力尼中尉(相片來源:Gwulo.com)
香港義勇軍軍旗-傳統與情義傳承
圖右&圖正中央:1970年以前香港防衛軍旗隊(Colour Party),由兩位初級軍官(Junior Officer;少尉/中尉)擔任旗手,由掌旗士官(Colour Sergeant)持槍負責護旗。英王旗幟在右,軍團旗幟在左。
圖左:1995年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旗隊(Guidon party),由二級准尉WO2擔任旗手,一級准尉WO1擔任指揮官,站在軍旗後方。左右兩位掌旗士官持槍護旗。

時至今日,不少前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成員定居澳洲,包括101歲香港保衛戰老兵Robert Lapsley。在澳紐軍團日巡遊,他們時有亮相。而這篇介紹中的不少資料,正正來自防衛軍年刊及香港義勇軍新南威爾士分會。

2023年澳紐軍團日悉尼巡遊中的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代表。

———————————————

FB: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shedHK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kwatershed
MeWe: https://mewe.com/p/watershedhongkong
Web: https://www.watershedhk.com/

█ 支持WatershedHK運作以及尊屬分享: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WatershedHK

Share:

Previous Post

香港保衛戰加拿大老兵George MacDonell在多倫多離世 享年 100 歲

Next Post

【富士山登山】兩度登頂 誠意推薦及經驗分享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