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1894年鼠疫:刻上「香港」漢字的抗疫獎章
香港故事

1894年鼠疫:刻上「香港」漢字的抗疫獎章

  • On August 17, 2020
  • 0

2020年,病毒流行全球,抗疫措施已成日常生活。而126年前,香港曾迎來開埠以來最嚴重的瘟疫,5個月間2,000人喪生,三份之一人口逃離香港。

1894年2月,廣州大規模爆發鼠疫,而粵港兩地交流頻繁,疫情於5月傳入香港,迅速在華人貧民區中蔓延,死亡率達95%。為此,港府出動了軍隊抗疫,史路比郡輕步兵團第一營(1st Battalion of the King’s Shropshire Light Infantry Regiment)1,000名官兵中,約有600位志願抗疫。他們身穿白衣每日到太平山下的華人聚居地搜尋及格離病患者,進行消毒,處理病死的屍體,同時遇到華人反抗。

同年10月,疫情終於告一段落。而600多位英軍志願者中,約有9名受到感染,維思上尉(Captain George Colthurse Vesey)是唯一一位因病逝世的軍官。維思上尉英年早逝,享年35歲,現安葬於香港墳場。他1892年來港服役,1894年時本來正準備退役。

1894年12月5日早上,為慶祝疫情終結和和感謝英軍抗疫義舉,港府在香港木球會,大概是今天遮打花園的位置舉行閱兵儀式。出席者包括港督羅便臣爵士、駐港英軍司令白加少將(Major-General George Digby Barker)和一眾立法局成員。駐軍列隊之後,署理首席法官艾洛克(Acting Chief Justice E.J. Ackroyd)致辭,代表本港市民感謝軍隊付出,並宣布將會論功行賞,向抗疫有功的軍人派發金銀獎章,再次強調史路比郡輕步兵團第一營的貢獻:

「……香港市民永不忘記史路比郡英勇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同袍,在關鍵時刻高貴地向他們伸出援手。(…the residents of Hong Kong will never forget the gallant Shropshire Boys and their Comrade in arms who came to their aid so nobly at that critical time. )」

列治文亦特別悼念維思上尉的犧牲,說明獎章會交予他的遺母。

左圖:1894年鼠疫獎章(金章);右圖:1900年中國戰役獎章。

這款1894年香港鼠疫獎章,罕有地刻上中文「香港」二字,分有金銀兩款。而授帶選用與英國1842年、1860年、1900年中國戰役獎章一樣的黃紅二色,但排列有異。但是,這款獎章不能如戰役獎章一樣在公開場合配戴在制服上。46枚金章頒授予維思上尉在內的史路比郡輕步兵團第一營的軍官,605枚銀章則頒授予該營的士兵。此外,港府更特地訂製了一個銀盾,贈予該營官兵,銀盾上刻有:“Records the thanks of the Hong Kong Community for assistance given during the plague in 1894, and listing members of the Sergeants’ Mess of the 1st Battn King’s Shropshire Light Infantry”。現時銀盾為史路比郡軍團博物館(Shropshire Regimental Museum)館藏,疫情過後有心人可以飛到英國一睹實物。

2017年,其中一枚金章經英國拍賣行在網上以21,000英鎊賣出,可見收藏價值不菲。而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全年開放,維思上尉的十字墓碑至今保存良好,大家有機會不妨向這位126年前的香港抗疫英雄致意。

圖:1894年,史路比郡輕步兵團第一營在港合照。(圖片來源:DCM Medals)
圖:多年前跑馬地香港墳場維思上尉的十字墓碑,現在草木較多。(圖片來源:Hong Kong Memory)

資料來源:
羅婉嫻:《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90)》,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 年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THE GARRISON AND THE PLAGUE.” Hong Kong Daily Press, December 6, 1894.

“香港記憶: Hong Kong Memory.” 香港記憶 | Hong Kong Memory. Accessed August 3, 2020. https://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hong_kong_cemetery/All_Items/images/201309/t20130912_66459.html?cf=search.

“Hong Kong Plague Shield 1894.” Im

perial War Museums. Accessed August 3, 2020. https://www.iwm.org.uk/memorials/item/memorial/64374.

“The Hong Kong Plague Medal.” HKMJ, April 9, 2018. https://www.hkmj.org/abstracts/v23n3/319.htm.

“World Record for Hong Kong Plague Medal.” Catherine Southon Auctioneers & Valuers Ltd, November 24, 2017. http://www.catherinesouthon.co.uk/news-article/medal/.

TAGS: Captain Vesey Watershed Hong Kong 中國戰役 太平山下 抗疫 抗疫英雄 港府 維思上尉 香港故事 香港木球會 香港歷史
Share:

Previous Post

100年前九龍好去處:宋王臺聖山遺址

Next Post

「德國猶太人也有錯」?曾經寄望帝國元帥戈林?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9月12日:Saragarhi Day 紀念錫克教士兵在印度阿富汗邊境英勇犧牲的日子

1897年9月12日,在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南面400公里的Saragarhi哨站,印度錫克教士兵(Sikhs)以寡敵眾,血戰至最後一人。而�

Read More
0

《在名建築吃午餐》-為建築灌注活力的短篇日劇

這一季的日劇最受人注目的當然是第二季《半澤直樹》,然而深夜播出的短篇劇《名建築で昼食を》(在名建築吃午餐)亦別�

Read More
0

啟德和赤鱲角機場的Plan B:深灣天水圍機場

航機飛越九龍民居降落啟德機場,是典型的香港印象。然而,戰後港府曾計劃在深灣(Deep Bay;后海灣)及天水圍一帶興建新�

Read More
0

日本放棄陸基神盾 海自能否克服傳統魔咒?

2020年9月4日,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宣布放棄2017年開始的陸基神盾計劃。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正考慮研發導彈防衛專用�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