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Poppy Appeal與華人的關係 當數一戰華工團血淚史
戰爭記憶, 香港故事

Poppy Appeal與華人的關係 當數一戰華工團血淚史

  • On November 8, 2017
  • 0

踏入11月和平紀念日臨近,大家或者留意到有途人左襟繫上一朵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象徵紀念陣亡將士的虞美人花(Poppy)。二戰中,香港固然有各國人士、歐亞裔市民及華人犧牲殉職的事蹟。談到一戰與華人的關係,就當數為協約國默默付出,但常被遺忘的一戰華工團。

一戰當中,歐洲各國傾力相撲,而機械化的新戰爭模式將傷亡推至新高,索姆河戰役中英軍創下單日傷亡5.7萬官兵的紀錄,堪稱「絞肉機」。英法兩大殖民帝國,越益仰賴殖民地及他國提供兵員及招募勞工,支撐曠日彌久的戰壕戰。

身為協約國一員,北洋政府為拉攏歐洲列強晉身國際,同時省去出兵軍費,向英法提議派遣廉價工兵,華工團從此而來。這批從後勤搬運、修路,到前線挖掘戰壕和掩體的苦力,約計有14萬人。

當時華工工資低廉,使用設施上亦與歐藉人士區隔待遇。根據紀錄,華工團逾萬人因流感流行及戰火波等捐軀,客死異鄉,葬於法國及比利時當時的前線,墓碑寫上「英名千古」、「至死忠誠」和「雖死猶生」等漢字悼辭。戰後,大約數千名華工留在法國,日後建立巴黎最早的華人社區。

一戰中,香港亦有華人到西線戰場做後方支援,計有945人犧牲,後來政府在兵頭花園建牌坊「歐戰時華人國殤紀念碑」紀念他們。二戰期間,牌坊被炮火損毀,修復後,牌坊刻上兩次世界大戰的年份,紀念犧牲的華人。

皇仁師生參戰史

1862 年創校的皇仁書院,除了七位敎職員和數位舊生參戰外,學生們並無受到戰火直接影響,繼續上課。而在皇仁任職老師的 Mr Hancow 和皇仁舊生 Mr Hance 不幸在戰爭中陣亡,狄烈校長(Mr Dealy) 也因痛失雙子在 1918 年提早退休。

資料來源:

Queen’s College History Museum 皇者仁風 校史館

和平紀念日 (Remembrance Day) 系列 - 皇仁師生和兩次世界大戰 (1)適逢今年的和平紀念日將之(11月8日),大家又對皇仁師生參戰歷史知道多少呢?這幾天我們會為你介紹皇仁師生的參戰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在 1914…

Posted by Queen's College History Museum 皇者仁風 校史館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15
TAGS: Poppy Appeal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北洋政府 華工團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Share:

Previous Post

Watershed Hong Kong: 認真籌備 請專家生動講香港歷史

Next Post

歷史收藏品:Lee Enfield No.1 MkIII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9月12日:Saragarhi Day 紀念錫克教士兵在印度阿富汗邊境英勇犧牲的日子

1897年9月12日,在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南面400公里的Saragarhi哨站,印度錫克教士兵(Sikhs)以寡敵眾,血戰至最後一人。而�

Read More
0

《在名建築吃午餐》-為建築灌注活力的短篇日劇

這一季的日劇最受人注目的當然是第二季《半澤直樹》,然而深夜播出的短篇劇《名建築で昼食を》(在名建築吃午餐)亦別�

Read More
0

啟德和赤鱲角機場的Plan B:深灣天水圍機場

航機飛越九龍民居降落啟德機場,是典型的香港印象。然而,戰後港府曾計劃在深灣(Deep Bay;后海灣)及天水圍一帶興建新�

Read More
0

日本放棄陸基神盾 海自能否克服傳統魔咒?

2020年9月4日,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宣布放棄2017年開始的陸基神盾計劃。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正考慮研發導彈防衛專用�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