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重光以後旗幟飄揚:前獄警在赤柱拘留營匿藏旗幟的故事
香港保衛戰

重光以後旗幟飄揚:前獄警在赤柱拘留營匿藏旗幟的故事

  • On June 11, 2020
  • 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消息幾日後傳到香港,赤柱拘留營中3,000多名英籍及外籍被拘留人士失去自由多年,終於看到曙光。8月29日,英國艦隊抵港,翌日登陸部隊解放戰俘營和拘留營,並接收日軍戰俘,赤柱拘留營亦重新升起英國國旗。三年零八個月之後,港人終於看到重光的一天。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藏有一幀當時的相片,片中旗手背後又有一段香港故事。

十五從軍征 赴港當獄差

當日在赤柱拘留營升起英國國旗的瓊斯(Raymond Eric Jones),原來1920年時年僅15歲就加入皇家海軍,曾在不同潛艇服役。1935年,他從海軍退役,來港在赤柱監獄擔任獄警。1939年,他與女友瑪裘瑞(Marjorie)結束逾4年的異地戀,先在英國結婚,再回港生活。1940年戰爭威脅迫近,港府實行大規模撤僑,懷有身孕的瑪裘瑞被迫離開瓊斯,遷往澳洲逃避戰火。1941年1月,兩人第一個女兒瑞伊(Rae)在悉尼出生。

1941年12月香港保衛戰揭幕之前,時年36歲的瓊斯和其他赤柱監獄獄警都加入了香港義勇防衛軍(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以加強守軍力量。部隊名為赤柱排(Stanley Platoon),大部分隊員都是前軍人,由赤柱監獄助理監督樂文(Cuthbert James Norman)指揮。題外話,樂文戰後留在香港,於1953年至1968年任監獄署署長。

赤柱作為守軍最後的據點,守軍曾在此與日軍激戰,赤柱排最少有6人因此犧牲。12月25日,日軍攻入維多利亞城,港督楊慕琦宣佈投降,香港淪陷。瓊斯雖然生還,卻與其他隊員一同被關進赤柱拘留營。日軍可能鑑於赤柱排隊員正職是獄警,所以未有視他們為戰俘而關進深水埗或亞皆老街的戰俘營。

日軍雖然容許赤柱拘留營有相當自治,但營內日子並不好過,不但環境擠迫,被拘留人士亦飽受營養不良和疾病折磨。瓊斯當時尚未見過自己初生女兒一面,要忍受對妻女的思念。

忍辱負重 明夷待訪

瓊斯在拘留營中雖然失去自由,無事可為,但暗地裡仍然不忘反抗。當時日軍嚴禁被拘留人士持有英國國旗或者唱英國國歌,違者面臨毒打甚至處刑。但瓊斯冒險把一面長近兩米的國旗藏在床墊中,成功待到重光一日。

1945年8月30日,英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夏愨少將(Rear Admiral Cecil H.J. Harcourt)隨登陸部隊上岸後,第一時間趕到赤柱拘留營。一眾被拘留人士早已聚集,預備讓夏愨主持升旗儀式。夏愨後來回憶:「國旗由一位前海軍成員呈出,他在香港淪陷期間成功把國旗一直藏在床墊中,等待這個時機。赤柱拘留營和其他我後來到訪的戰俘營,士氣都非常高昂。(The Union Flag had been produced by an Ex-Naval rating who had hidden it in his bedding when Hong Kong was captured and had managed to hide it for the whole period so as to be ready for this occasion. The morale at Stanley Camp as at all other Camps that I visited afterward, was extremely high…)」

夏愨本人與被拘留人士都認為,闊別多年,能夠看到國旗光明正大再度升起,齊唱「God Save the King」,實在感慨萬千。

1945年瓊斯、瑪裘瑞和女兒瑞伊回英國一家團聚。瓊斯似乎對香港有一份情,2年後帶妻女來港生活,先擔任獄警,後來調派到工務局工作,一家人住在堅尼地道。1951年12月,剛好是香港保衛戰10年後,瓊斯和瑪裘瑞再添一女,戴安娜(Diana)在港島西瑪麗醫院出世。1957年,瓊斯不幸確診癌症,在家人陪同下回英國治病,惟同年不敵癌症離世,妻女從此留在英國生活。但瑪裘瑞生前對香港念念不忘,曾多次重訪香港。而瓊斯的戰時日記,於他死後多年才被交到女兒瑞伊手上。1996年,女兒來港到赤柱監獄追尋拘留營蹤跡,獄長親自迎接,並帶她去當年旗桿位置。

此心安處是吾家。對當時那些遠離英倫,跨過重洋來港生活的人而言,香港不是一個帶有限期的地方,而是新天地新家園。能觸動他們參軍抵抗的原因,除了後世很常歸納的反法西斯極權意識形態外,更直接的是一份保衛家園的情懷和責任。

另一由《南華早報》拍得的相片。

參考資料:
鄺智文: 《重光之路── 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5年。

何仲詩: 《風雲背後: 香港監獄私人檔案》,香港: 紅出版,2008年。

Hobbs, David. British Pacific Fleet – the Royal Navys Most Powerful Strike Force. Pen & Sword Books Ltd, 2017.

Banham, Tony. Not the Slightest Chance: the Defence of Hong Kong, 194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Dorothy Marjorie JONES (Née CUMMING, Aka Marj) [1911-1985].” Gwulo. Accessed June 10, 2020. https://gwulo.com/node/16066.

“Flag Raising Ceremony at Stanley Camp.” Gwulo. Accessed June 10, 2020. https://gwulo.com/atom/16450.

Hong Kong War Diary. Accessed June 10, 2020. http://www.hongkongwardiary.com/searchgarrison/hkvdc.html.

“Raymond Eric Jones (1905-1957) Stanley Camp Internee & Freemason” The Kernowkid. Accessed June 10, 2020. http://www.kernowkid.com/uploads/2/9/1/2/29126801/r.e.jones_stanley_internee_ww_2_.pdf

TAGS: Watershed Hong Kong 二戰 夏愨 日軍 獄警 英軍 赤柱拘留營 赤柱監獄 香港保衛戰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重光
Share:

Previous Post

冷戰回憶錄:波蘭公安局與秘密警察

Next Post

福克蘭戰爭中的香港人英雄:招耀南先生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重建香港防衛軍-應對香港重光後的動盪局勢

1945年香港重光以後,中國局勢動盪,爆發國共內戰,港府頒布不同條例擴張權力加以應對,其中一項就是重建香港防衛軍(Hon

Read More
0

從不列顛空戰到重建啟德機場-皇家空軍海恩上校

剛剛的九月,英國廣泛紀念1940年不列顛空戰,褒揚堅持不懈之下的絕境逢生。今日回顧的這位人物-皇家空軍海恩上校,就曾

Read More
0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蝙蝠俠與天能中的英倫紳士:米高堅的韓戰經歷

9月17日,是二戰盟軍「市場花園」傘兵空降行動76周年,當日晚上本港Viutv 96台播出以此為題的1977年經典電影《英雄塚》(A bri

Read More
0

9月12日:Saragarhi Day 紀念錫克教士兵在印度阿富汗邊境英勇犧牲的日子

1897年9月12日,在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南面400公里的Saragarhi哨站,印度錫克教士兵(Sikhs)以寡敵眾,血戰至最後一人。而�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