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戰艦長門唯一一次外遊:1928年日本艦隊訪問香港
香港故事

戰艦長門唯一一次外遊:1928年日本艦隊訪問香港

  • On August 10, 2020
  • 0

(本文增潤自2015年12月原刊於FB專頁的版本。)

大家讀日俄戰爭必提的英日同盟,自1902年1月30日簽訂生效後,其實持續了21年至1923年才失效。日本海軍師承英國皇家海軍迅速成長,兩者有一段美好的蜜月期。而香港作為英國遠東據點,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28年一次親善訪問,更不得不提,且別具意義。

1928年(昭和3年)4月9日,日本海軍大將加藤寬治率領以第一艦隊第一戰隊旗艦長門為首,戰艦陸奧、戰艦扶桑、輕巡洋艦天龍、補給艦鶴見及16艘驅逐艦,合共21艘艦艇組成的艦隊,遠航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基地香港作親善訪問。

1928年4月10日《華僑日報》報道。

日本艦隊經3架皇空軍飛機導航,從鯉魚門進入維多利亞港,小心翼翼,提防發生擱淺事故,最後有驚無險順利通過。

早上11時,長門、陸奧、扶桑等依次進入維港,尖沙咀時球台及皇家海軍軍艦鶴健士號鳴禮砲致敬,日軍艦回鳴還禮。場面熱鬧。約數千市民於皇后碼頭觀賞,以華人及日人為主,不少日本人更帶攜相機拍攝。中環灣仔一帶的日本商店,均插上英國及日本國旗,以示歡迎。

新京士軍樂隊(Band, 2nd Battalion, King’s Own Scottish Borderers;1926-1930年駐港)自瑪利操兵地(Murray Parade Ground,又稱美利操場,相當於今日長江集團中心的位置)出發,經電車路而行,沿途奏樂,早上11時45分抵達皇后碼頭,等候日方人員上岸。

早上12時半,久邇宮親王及艦上長官身穿白色夏季軍服於皇后碼頭上岸,由日本領事介紹予港督代表、魯押將軍及一眾日商。在蘇格蘭軍樂演奏下,日方人員檢閱了衛隊。隨後,他們乘港府車輛前往總督府,拜會港督金文泰。

隨後港督金文泰亦率部回拜,乘域多利小輪(後稱天星小輪)前往戰艦長門。久邇宮親王及加藤大將親自導賞,並一起享用茶點。艦中鳴砲致敬,「賓主相見極歡」,狀甚融洽。下午2時半,日方人員到跑馬地參觀賽馬,士兵則分批到港九、新界觀光遊覽。晚上,皇家海軍設宴歡迎日方人員。

1928年4月10日《香港工商日報》報道。

艦隊逗留五日期間,長門陸奧等艦開放予香港市民上艦參觀。根據1928年4月14日《申報》〈日海軍遊香港盛況〉 報道,當時有超過5,000人上艦參觀。其間,更發生了小插曲:華人登艦後不相信如此巨艦是日本建造,質疑日本向英美租借,甚至爬上砲塔敲打,並訝然日本居然有鋼鐵般硬的木材,大令日方人員無奈。

「第一艦隊抵港後,此間每日熱閙異常。英海軍方面熱烈之歡迎,完全出於想像以外。日英兩國海軍軍人之睦,正有超脫國境觀念之感。此次長門陸奥等巨艦皆事開放,任中英人上艦。參觀者數逾五千人,有日本僑民百人及廣東艦隊長等與其他華人。」

1928年4月14日《申報》〈日艦隊開抵香港〉報道。

受1922年華盛頓裁軍條約所限,各國不能再建造擁有41厘米(16吋)口徑主砲的戰艦,因此,長門與姊妹艦陸奧、英國的2艘納爾遜級戰艦、美國的3艘科羅拉多級戰艦,合稱為戰力最強的「七大戰艦」(Big Seven)。而訪港期間,「七大戰艦」其中兩艘均在香港此地。

1928年4月14日,艦隊離港。是次行程,是長門艦歷中唯一一次外訪。

Reference:
陳湛頤、楊詠賢:《香港日本關係年表》(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4)。

圖中的大型艦,由左起的是日本戰艦陸奧(圖上打直),之後是日本輕巡洋艦天龍(陸奧右方三支煙囪者),接著是英國航空母艦競技神 HMS Hermes,最後是日本戰艦扶桑(最右)。而其他的小型艦是日本驅逐艦群。
圖:維多利亞港中的兩艘長門型戰艦。
戰艦長門與中式帆船雙映成趣。(相片鳴謝丙提memes專頁及網友Totem。)
圖:1928年4月14日,正在離開香港的戰艦長門。長門位罝應該在尖沙咀舊新世界中心對開海面,遠處可見到半島洒店及天星碼頭鍾樓。

上述日本海軍艦隻同時期的相片:

圖:戰艦長門,攝於1931年(昭和6年)9月上旬横須賀。(相片來源:艦艇写真のデジタル着彩)
圖:戰艦陸奥,攝於1925年(大正14年)5月28日佐世保。(相片來源:艦艇写真のデジタル着彩)
圖:停泊中的戰艦扶桑,攝於1928年。艦尾上空的是着彈觀測用氣球、艦艏後方的是長門型戰艦。(昭和3年)2月三田尻沖。(相片來源:艦艇写真のデジタル着彩)
圖:輕巡洋艦天龍,攝於1931年(昭和6年)日本内海。(相片來源:艦艇写真のデジタル着彩)

TAGS: Watershed Hong Kong 二戰 扶桑 日軍 皇家海軍 英日同盟 英軍 金文泰 長門 陸奧 香港保衛戰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重光
Share:

Previous Post

Watershed Hong Kong: 香港保衛戰75周年紀念活動 The Living Monuments

Next Post

100年前九龍好去處:宋王臺聖山遺址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香港義勇軍軍旗-傳統與情義傳承

軍旗傳統源遠流長,在世界各地各有源頭。軍旗除了是部隊代代相傳,承載歷史、精神和榮譽的寶物外,更有其實際作用。在�

Read More
0

重建香港防衛軍-應對香港重光後的動盪局勢

1945年香港重光以後,中國局勢動盪,爆發國共內戰,港府頒布不同條例擴張權力加以應對,其中一項就是重建香港防衛軍(Hon

Read More
0

從不列顛空戰到重建啟德機場-皇家空軍海恩上校

剛剛的九月,英國廣泛紀念1940年不列顛空戰,褒揚堅持不懈之下的絕境逢生。今日回顧的這位人物-皇家空軍海恩上校,就曾

Read More
0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蝙蝠俠與天能中的英倫紳士:米高堅的韓戰經歷

9月17日,是二戰盟軍「市場花園」傘兵空降行動76周年,當日晚上本港Viutv 96台播出以此為題的1977年經典電影《英雄塚》(A bri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