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香港:從1941年孤獨前哨到1949年東方直布羅陀
香港故事

香港:從1941年孤獨前哨到1949年東方直布羅陀

  • On September 29, 2019
  • 0

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與此同時,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

1946年3月,經總參謀長建議,英國內閣防衛委員會得出結論,認為香港難以抵禦據有中國大陸的大國攻擊。此時,香港駐軍達兩個旅,並有輔助部隊維持香港治安,直至警隊逐漸恢復功能。

1948年,委員會決定駐軍維持一個步兵旅,炮兵部隊及輔助部隊的規模,「除非面對一個據有中國大陸的大國威脅」(意指蘇聯陣營)。1948年12月,中共盡佔長江以北,英國決定加派一個營增援香港。

1949年4月,國共北平和談失敗,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攻下南京、上海,南進勢如破竹。同時,英國內閣決定加派一個旅,並下令定期及密切監察遠東局勢。1949年5月,國防部長及總參謀長建議理應大力支援香港:

“A decision should be taken to defend Hong Kong against all-comets and to make a firm announcement to this effect… we should then consider the necessary arrangement to provide requires.”

增援固然有提升香港守軍士氣等優點,但亦要面對基於「『堅守殖民地到底』並非真誠動機」固有想法的質疑。在國會辯論中,後來成為首相的哈羅德・麥米倫(Harold Macmillan)更慷慨其辭:

「香港就是東方直布羅陀,必須堅守。」(Hong Kong is the Gibraltar of the East and must be held.)

1949年6月,援軍開始抵港。首批包括來自英國本土的的皇家萊斯特軍團 (Royal Leicestershire Regiment)第1營,及一個由馬來亞調至啓德的噴火戰鬥機中隊,指揮官R. D. Yule少校出身紐西蘭,曾經參與不列巔空戰。

整個夏天,增援計有2個旅(約6,000人)及1個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旅,亦有由德國調來工程及通訊部隊、從中東調來備有彗星坦克的裝甲軍團及一個啹喀軍團等,海軍派航母駐港。遠東海軍陸軍總司令Sir Patrick Brind及Sir Neil Ritchie,更從新加坡飛抵香港與本港守軍司令協調。

守軍規模最後接近一個師,兵員總計達30,000多人,是1941年香港保衛戰的兩倍多。是次增援,直接削弱英倫本島的防衛力量,對當時緊拙的國防財政是非一般承擔。

軍費安排足見港府自主

與此同時,財政部及軍部一直希望實行香港政府能夠承擔部份軍費。由葛量洪領導的港府與之不斷拉鋸,既拖延回覆,亦開天殺價,討價還價。以1950-1951年度為例,倫敦提出150萬鎊的要求,最後港府將之壓至100萬鎊輔以兩條軍用公路之開支,行政局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羅文錦爵士更稱不能以此開先例,每年應該根據本港財政情況重新商議金額。

此後,倫敦與港府就此年年談判,而港府往往成功繳交最低費用,把更多公帑用於戰後復甦的發展計劃上。此證明港府有效行使財政自主,而倫敦,特別是財政部及軍部,能夠透過殖民部對港府施加的影響甚微。

參考資料:

“HONG KONG TO BE REINFORCED.” The Advertisers . May 7, 1949. https://trove.nla.gov.au/newspaper/article/36365591.

Louis, William Roger.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the Scramble for Empire, Suez and Decolonization: Collected Essays. London: I.B. Tauris, 2006.

“REINFORCEMENTS FOR HONG KONG.” The Advertiser. May 24, 1949. https://trove.nla.gov.au/newspaper/article/63061712?searchTerm=Hong Kong reinforcement&searchLimits=.

Ure, Gavin. Governors, Politics, and the Colonial Office: Public Policy in Hong Kong, 1918-58.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TAGS: Watershed Hong Kong 二戰 國共內戰 日軍 東方直布羅陀 英軍 蘇聯 解放軍 香港保衛戰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重光
Share:

Previous Post

16張圖看千年英軍裝備發展

Next Post

【香港保衞戰78年】90後傳承歷史尋士兵後人軍事史學者:英國沒有放棄香港,戰至最後一刻
Latest Posts
  • 被遺忘的1940年東京奧運 – 申奧路上意大利再次出爾反爾 因戰爭而取消July 23, 2024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重建香港防衛軍-應對香港重光後的動盪局勢

1945年香港重光以後,中國局勢動盪,爆發國共內戰,港府頒布不同條例擴張權力加以應對,其中一項就是重建香港防衛軍(Hon

Read More
0

從不列顛空戰到重建啟德機場-皇家空軍海恩上校

剛剛的九月,英國廣泛紀念1940年不列顛空戰,褒揚堅持不懈之下的絕境逢生。今日回顧的這位人物-皇家空軍海恩上校,就曾

Read More
0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蝙蝠俠與天能中的英倫紳士:米高堅的韓戰經歷

9月17日,是二戰盟軍「市場花園」傘兵空降行動76周年,當日晚上本港Viutv 96台播出以此為題的1977年經典電影《英雄塚》(A bri

Read More
0

9月12日:Saragarhi Day 紀念錫克教士兵在印度阿富汗邊境英勇犧牲的日子

1897年9月12日,在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南面400公里的Saragarhi哨站,印度錫克教士兵(Sikhs)以寡敵眾,血戰至最後一人。而�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