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關於我們
  • 媒體報導
  • 香港故事
  • 戰爭記憶
  • 香港保衛戰
  • 隨筆
  • 最新動態
  • Patreon

Watershed Hong Kong

  • You are here:
  • Home
  • 1945年香港重光:軍政府重建香港 以善治爭取認受
戰爭記憶, 香港故事

1945年香港重光:軍政府重建香港 以善治爭取認受

  • On July 4, 2020
  • 0

1945年香港重光,百廢待興,夏愨少將領導軍政府短暫9個月管治香港。其實重光前後,香港及港命運驚險萬分,充滿變數。

受降過程有驚無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部份日軍不但拒絕投降,甚至計劃屠殺戰俘。在台北金瓜石戰俘營,日軍守衛收到上級命令,一旦美軍登陸就屠殺所有英美戰俘。幸好,守衛最後沒有執行命令。印尼三寶瓏的日軍甚至與印尼人部隊火拼,事緣日軍指揮官城戶進一郎少佐奉命令只向盟軍投降,拒絕向非正規部隊繳械,結果雙方於1945年10月激戰5日,上千印尼人犧牲。類似這樣的慘案在香港亦有發生,是為梅窩血案。

重光前夕,留守本港的日軍主力「香港防衛隊」人數不過3,200人,缺乏防空砲和海防砲等裝備,士氣低落,無意反抗英軍。可是,英艦抵港後觀察到日軍有自殺艇和狙擊手,所以英軍8月30日登陸香港時懷着既興奮又恐懼的心情。

戴維森(Roland Davidson)當時是不屈號航空母艦(HMS Indomitable)的船員,他曾憶述登陸當日,軍官正要挑選登陸部隊,戴維森如實回答感覺有點害怕,反而被選中。其中一名軍官說:「一個受驚的人,正正是一個謹慎的人!(A frightened man is a careful man!)」最後,戴維森與9名同袍持槍在天星小輪附近上岸,未有遇到日軍反抗,還繳獲了一些日軍武器,及阻止華人毆打日軍。其後解放戰俘營、拘留營和接收日軍戰俘的過程相當順利。

圖:1945年8月30日,皇家海軍陸戰隊及海軍人員正在登陸香港。(相片來源:帝國戰爭博物館)

重建香港 長治久安

二戰日軍橫掃太平洋,打破白人優越的神話,助長各地的獨立運動。香港重光之後,英國確立以善治營建管治正統性,從而抗衡民族主義興起及脫殖風潮的方針。於是,軍政府及港府施政越益以香港及市民的福祉為本。為期9個月的軍政府沒有當自己是留守政府,反而雷厲風行,務求早日令香港重回軌道。

第一,進口食品,糧足民安。日軍投降時,香港庫存只剩4,400噸白米。由於戰後廣東實施糧食禁運,軍政府馬上安排從英聯邦及亞洲各地大量進口糧食,禁止糧食出口,並實施價格管制,又鼓勵新界漁農業以增加本地供應,1945年內多次防範糧食短缺於未然。軍政府亦定期向貧苦大眾免費派發糧食,甚至下令第44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隊(44 Royal Marine Commando)派米,先不論突擊隊派米是否大才小用,至少無人斗膽搶米。

第二,恢復基要服務,改善民生。在軍政府、英軍服務團、捱過日據時間的香港官商民的努力下,重光兩星期後香港初步恢復基要服務,確保治安,宣布重用港幣,部份學校復學,局勢漸見粗安。英軍更頻頻出動,例如修復九廣鐵路及到郊野修橋開路,方便市民出入市區。第42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隊(42 Royal Marine Commando)的博德斯中尉(John Wynne Potts)就奉命指派工程兵及80名日軍戰俘築路,開通西貢公路。博德斯別名Hiram,亦即當時英軍配給的香腸罐頭牌子,公路特別以此命名為Hiram’s Highway。

圖:1945年9月至10月,第42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隊於新界執行警戒任務,與大埔孤兒院的孤兒參與派對,欣賞煙花。(相片來源:帝國戰爭博物館)
1956年4月9日,《華僑日報》〈西貢公路 開路功臣 夏南上尉 視察西貢〉報道。(相片來源:香港舊報紙)

第三,修復航道,復甦經濟。作為遠東貿易樞紐,香港的經濟活動仰賴出入口航運相關設施。然而,戰時日軍和盟軍的轟炸破壞了多個碼頭、船塢及油庫,維港有多艘沉船(包括英軍鑿沉的添馬艦)阻塞航道,日軍留下的遺產是66艘不能航行的破船。軍政府接手後,馬止着手重建港口,安裝航標、打撈沉船,還有派皇家海軍掃雷艇清除水雷。1945年11月17日,香港股市重開。1946年初,青洲、長洲、油麻地堤道及哥連臣角等地已重設航燈,方便船隻進出。至於跑馬賽事,則於1947年正式復辦。

當時的首席民政事務司麥道高准將(D.M. MacDougall)形容香港復甦迅速,勤勉華人居功至偉。此外,由於大量華人不同程度地協助過日本統治,軍政府未有大搜捕清算,只逮捕審判了約70名附日者,直至1946年7月只處死3人。

1946年5月1日,港督楊慕琦返港復任,於8月推出逐步將香港變成自治邦的楊慕琦計劃,望以政治改革籠絡港人民心。但是,由於研判改革會令中國強烈反彈,而當時港人並不熱切追求自決及自治,隨後兩任港督葛量洪和栢立基就永久擱置了計劃。

延伸閱讀:

1945年香港重光:中英爭奪香港,如何收科?
【明夷待訪,等待重光】1944年版香港重光郵票?

參考資料:

鄺智文: 《重光之路── 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5年。

第一部分 第五章 第四節 – 戰後復蘇. Accessed July 3, 2020. https://www.mardep.gov.hk/theme/port_hk/hk/p1ch5_4.html.

Henry Wong: 香腸公路的故事 Facebook. Accessed July 3, 2020.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671002763140208?view=permalink.

Dan Waters, “THE RE—OCCUPATION OF HONG KONG IN AUGUST 1945”,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31 (1991), pp. 201-204. https://www.jstor.org/stable/23891036?read-now=1&seq=1#page_scan_tab_contents

The Jakarta Post. “Thousands Commemorate Semarang Battle.” The Jakarta Post. Accessed July 3, 2020. https://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14/10/16/thousands-commemorate-semarang-battle.html.

“I Wouldn’t Go In There: Indonesia: Basement Ghosts.” National Geographic – Videos, TV Shows & Photos – Asia. Accessed July 3, 2020. http://natgeotv.com/asia/iwgit/about.

———————————————

FB: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shedHK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kwatershed
MeWe: https://mewe.com/p/watershedhongkong
Web: https://www.watershedhk.com/

█ 支持WatershedHK運作以及尊屬分享: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WatershedHK

TAGS: Watershed Hong Kong 二戰 夏愨 日軍 栢立基 楊慕琦 民族主義 皇家海軍陸戰隊 脫殖 英軍 葛量洪 香港保衛戰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隊 麥道高
Share:

Previous Post

登陸海防博物館

Next Post

海倫娜祖母的二戰故事
Latest Posts
  • 烏克蘭戰爭一年記February 24, 2023
  • 關於Watershed Hong Kong | About usAugust 16,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一 1941年12月8日December 8, 2015
  • 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二 1941年12月9日December 9, 2015
  • Watershed Hong Kong: 〈歷史的補白〉 – 香港電台《鏗鏘集》April 3, 2016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媒體報導
  • 戰爭記憶
  • 最新動態
  • 銷售
  • 隨筆
  • 香港保衛戰
  • 香港故事
Tags
Battl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lice John Osborn Living Monuments LivMonHK Osborn Watershed Hong Kong 一戰 二戰 冷戰 加軍 印兵 印度兵 啟德機場 國民政府 團結工會 夏慤 奧士本 希特拉 德國 抗疫 日軍 梅含理 歷史收藏品 波蘭 深灣機場 港督 溫尼伯榴彈兵營 皇家空軍 皇家香港軍團 納粹 義勇軍 英軍 英軍服務團 葛量洪 蘇聯 賴廉士 香港保衛戰 香港前途 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 香港義勇防衛軍 香港警察 香港重光 香港防衛軍

Related Posts

重建香港防衛軍-應對香港重光後的動盪局勢

1945年香港重光以後,中國局勢動盪,爆發國共內戰,港府頒布不同條例擴張權力加以應對,其中一項就是重建香港防衛軍(Hon

Read More
0

從不列顛空戰到重建啟德機場-皇家空軍海恩上校

剛剛的九月,英國廣泛紀念1940年不列顛空戰,褒揚堅持不懈之下的絕境逢生。今日回顧的這位人物-皇家空軍海恩上校,就曾

Read More
0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香港成為東方柏林?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同時間,國共內戰勃發,同胞相殘,香港亦因而再次面對戰爭陰霾。1949 年 4 月,國共北平和談

Read More
0

再見,賴廉士體育中心 Goodbye Lindsay Ride Sports Centre

往昔在中心健身及考試,對建築並沒有特別有感覺,直至了解更多賴廉士爵士的二戰經歷及生平,以及戰後香港

Read More
0

蝙蝠俠與天能中的英倫紳士:米高堅的韓戰經歷

9月17日,是二戰盟軍「市場花園」傘兵空降行動76周年,當日晚上本港Viutv 96台播出以此為題的1977年經典電影《英雄塚》(A bri

Read More
0

9月12日:Saragarhi Day 紀念錫克教士兵在印度阿富汗邊境英勇犧牲的日子

1897年9月12日,在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南面400公里的Saragarhi哨站,印度錫克教士兵(Sikhs)以寡敵眾,血戰至最後一人。而

Read More
0
Scroll

The Simple theme logo

Watershed Hong Kong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Our aim is to enhance Hongkongers' interest on history and traditions, and to grow civic awareness.

watershedhk.com
[email protected]

@2020 Watershed Hong Kong